常州队昨夜又刷新了自己的“纪录”——苏超七轮过后仍是零进球、净失十三球。与此同时,“谁是八队”“再输两场就只剩下‘队’了”却在评论区不断发酵。与领跑的南通队六连胜相比,这支只拿到1分的垫底队伍显然在竞技意义上毫无悬念,可在叙事场上却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。但个中理由很充分,也更值得被所有体育从业者乃至城市管理者反复咀嚼。
图说:常州队如今在积分榜上已经成了“八队”
养成系剧情:从“吊州队”到“八队”,输到极致便是萌点极致
六月初,常州队以连败开局,“吊州—巾州—丨州—O州”的减笔画段子在社媒滚雪球;七月初,首粒进球在第八十七分钟被判无效,官方账号自嘲“想进球|能进球|一定进球”,并在城市大屏循环“进球+1”的虚拟空调。嘲弄声没有击垮球队与城市,反而催生出一种“陪伴式追更”——像追一部慢热动漫,粉丝盯着人物成长的每个微小节点。“黄健翔”们给出专业鼓励,网友们则日日刷着“等你爆种”。这种天然的“弱者叙事”让常州队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被放大,人们因心疼而驻足,因好奇而续看,最终形成情感绑定。
新型政务传播把“梗”变“干货”
常州的机关与国企社媒小编几乎全员“入戏”——“常州发布”在争议判罚后发文《不平常的“平”》,把一句“坚持才能看到希望”送上热搜;市长周伟更以“江南风周伟”的微信昵称亲自回复停车位建议,并在一天后交付“常宝便民八条”……这些高频、带情绪的互动让外地球迷第一次把“政府留言板”当成追番评论区天宇优配 ,也让“效率”与“网感”成为常州新的城市标签。政务号不再高高在上,而是与全民整活形成合奏,进一步抬升话题温度。
文旅、招商、冠名:流量闭环的三记实锤
第一记实锤落在文旅。端午假期常州对扬州市民40家景区免票,三天吸引十五万人;对南京队比赛请出二十余只仿真恐龙,应援视频出圈即带动恐龙园门票搜索量大涨;第二记实锤是消费场景。比赛夜常州奥体三万余观众,其中外地球迷过万,周边酒店入住率与商圈餐饮显著提升;淘宝闪购宣布冠名当天,以“丨臂之力”谐音梗进行宣传;第三记实锤是产业想象。《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5—2027)》趁热落地,年均五百场赛事与校园、社会联赛体系被写进文件,让“热度”具备了政策延续性。流量转化不靠一次性爆款,而是三道门道环环相扣,城市得到真金白银,俱乐部得到赞助续命,政策得到民意背书。
弱队逆袭流量的心理学解释
营销学者早已提出“Underdog Effect”(弱者效应):处于劣势却努力不懈的品牌更容易激发大众支持。在常州队的案例中,该效应被体育场景放大——输球的可怜与自嘲的可爱叠加,而球队平均年龄二十八岁、全员白天上班夜里合练的“过期少年”身份,更让“普通人也值得被看见”的投射成立。加之暴雨看球、零进球刷屏等极端情境,观众获取了“我在亲历一段草根史诗”的参与快感,这比围观豪门更能满足情绪价值需求。
能复制吗?要握三张王牌,守两条底线
王牌其一是清晰、可玩味的城市 IP。常州有恐龙,有“龙城”称号,有新能源产业梗;没有辨识度的城市若尝试简单模仿,只会陷入尬演。
王牌其二是整座城市的网感共振,从政务号到商户屏,保持同一语境与节奏。
王牌其三是流量落地能力,能在一天内把网友建议变成政策通知,能让文旅优惠券与门票捆绑到球迷手里。失去任何一张都难以长线运营。
底线之一:自黑不可越界为他黑。笔画梗能笑,是自嘲;若攻击对手或地域,舆情反噬速度同样惊人。
底线之二:竞技仍是底座。再好的叙事也需要阶段性“剧情高潮”——哪怕只是一粒进球。常州队零进球时间拖得越久,观众的耐心越接近极限。
输赢之外,城市叙事的升级打怪
常州队像一面镜子,照见社交媒体时代体育传播的底层逻辑:注意力不再只流向胜者,而是流向“内容感”最强者。在流量竞逐同质化愈演愈烈的当下,把一支垫底球队写成顶流,需要勇气放下身段,也需要体系化的后端运营。常州给了后来者一份可参考的剧本——先让城市敢于成为段子,再让段子服务产业,最终让产业反哺竞技。复制的关键从来不是“输球”二字,而是“真诚”与“效率”四字。
当人们继续刷着“八队是谁”的话题天宇优配 ,常州其实已经赢下另一场更长期的比赛:让外界愿意每天刷新一次对这座城市的印象。至于那粒迟迟未来的进球,相信它迟早会到来——到时候,常州可能发现自己拿回的不止一个笔画,而是一整套更立体的城市品牌资产。
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