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959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,朱德回忆道:“宁都会议后,毛泽东同志离开了军职,我当时举手反对,并且明确表示不同意这一决定。”这一表态,暴露了当时他内心的坚定立场。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后,毛泽东彻底被排除在红军的领导层之外。虽然他与毛泽东早有交情,期间也曾存在过不同的意见和看法,但朱德对毛泽东的军事才干始终心存钦佩。他从未认同毛泽东被边缘化的做法,因为他深知盛金证券,红军的命运与毛泽东紧密相连,毛泽东的领导是红军取胜的关键。
这时,共产国际东方部的工作人员,德国人奥托·布劳恩(即李德)抵达瑞金,自称是共产国际的代表,利用中国同志们对共产国际的敬重,迅速废除了军委的集体领导制,推行个人集权。由于博古缺乏军事经验,对李德言听计从,朱德失去了他在军事决策中的发言权。然而,朱德并没有置身事外,他仍然不断向李德提出建议,试图让李德了解中国的国情与红军的实际情况。朱德不仅讲述了红军的历史和过往战役,还耐心解释了许多战略战术,但李德显然不为所动。李德听从博古的指示,认为朱德“已经退居幕后很多年”,因此忽略了朱德的意见。李德和博古坚持“左倾”路线,完全无视朱德的经验与见解,甚至在排挤毛泽东的过程中,逐渐边缘化了朱德的声音。
展开剩余81%1933年9月,蒋介石调动了百万大军,发起了第五次对红军的“围剿”,这次行动导致了中共苏区的局势愈发严峻。反“围剿”以失败告终,红军的活动范围大幅缩小。到1934年4月,红军在会昌筠门岭和广昌相继失守,战士们阵亡无数,朱德常常对着地图自言自语:“不能这样打下去,这样下去,我们的根据地会彻底丧失!”他对局势的忧虑可见一斑,心情低落至极。尽管如此,他依旧没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,而是直接向夫人康克清吐露心声,愁苦地说:“继续这样下去,我们将丧失一切!”然而此时,李德却因病请求辞去职务,朱德不得不接过了重担,临危受命,承担起挽救战局的责任。在朱德的指挥下,红军在长征前保持了必要的战斗力。
在最初的长征领导名单中,毛泽东并未列入其中。朱德和周恩来多次争取,才最终说服大家让毛泽东参与这场历史性的行军。周恩来和朱德反复强调:“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中华苏维埃的主席,也是中央红军的主要创立者,理应随军出发!”长征中,朱德担任第一纵队指挥,毛泽东则在第二纵队,二人虽身处不同战区,几乎没有交流的机会盛金证券,但两者在红军中的默契配合,早已成为军心凝聚的关键。
1935年1月7日,红军成功智取遵义,街头群众涌动,工人、农民、学生等各阶层齐声高呼“拥护共产党”,挥舞着印有“欢迎朱毛”的旗帜。那一刻,“朱毛不分家”不仅是军人心中的信条,更是从历次胜败中总结出的深刻经验。毛泽东的战略路线,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为正确与高明。雷英夫回忆道:“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,我还没有这样的认识,直到遵义会议,才真正意识到毛泽东的独到之处。”
遵义会议,是党和红军在困境中找到生路的关键节点。李德在《中国纪事》中详细记述了此会,他指责毛泽东邀请了一些并不符合党章规定的人员参加会议,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党的组织原则。然而,这个指控显然并不成立。因为当时毛泽东已经不再涉足军事指挥,他深知自己当时的处境,怎会违背组织原则?实际上,这些与会人员是由朱德作为中革军委主席、红军总司令亲自邀请的。
会议刚开始时,李德依旧自信满满盛金证券,博古也在台上做着关于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总结,仍在为“左倾”路线辩护。他的报告显然引发了许多人的不满,大家面露愠色。紧接着,周恩来做了自我批评,深入剖析了这次失败的根本原因,并诚恳表示:“我对这些错误负有责任,欢迎大家批评。”紧接着,洛甫毫不留情地戳穿了博古的错误,称他将李德捧上了“太上皇”的位置,指责李德并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,只是凭空指挥。毛泽东随即起身,赞同洛甫的意见,并严肃指出,博古将失败归结于“敌强我弱”的论调完全站不住脚。他还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独特性以及相应的战略战术问题。全场静默,李德听后面色泛红,而博古一时愣住,场面陷入沉默。
接着,周恩来深情地说道:“作为‘三人团’成员之一,我对这次反‘围剿’失败负有责任,我们共产党人不怕死,更不怕承认错误!几万红军战士因为我们的错误牺牲,血染湘江!血染湘江啊……”话到此处,周恩来泪如雨下,其他同志也都悲伤不已,朱德默默拍了拍周恩来的肩膀,感同身受。
王稼祥则在此时激动站起,提议:“红军应由毛泽东同志这样有实际经验的领导者来指挥,必须取消李德、博古的指挥权,解散‘三人团’!”博古和李德瞬间震惊,会议氛围愈加紧张。在这一激烈的讨论后,凌晨时分,博古急忙宣布会议结束。朱德虽然支持周恩来、洛甫、王稼祥的看法,但他并未展开激烈争辩。作为平和谦逊的领导者,朱德往往以顾全大局为先,不轻易暴露情绪,毛泽东也曾形容他“度量大如海”。
然而,第二天的会议让朱德终于忍无可忍。凯丰站起发言,言辞讽刺,毫不客气地贬低毛泽东的军事能力,并质疑他是否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,是否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。毛泽东沉默不语,专注地吸着烟,气氛变得愈加紧张。朱德再也按捺不住,猛地站起,一拳击打在桌上,怒斥道:“我们许多将领虽然没有受过西方军事教育,但事实胜于雄辩,历史会证明谁对谁错!”他的愤怒激起了全场的共鸣,眼中泪水盈眶,情绪激动。朱德的话让李德显得愈加站不住脚,而他也无法体会到战士们的牺牲所带来的痛苦,只是一再为自己辩解。
朱德继续坚定地指出:“毛泽东同志从实际出发,创造并灵活运用了战略战术,成功打赢了前四次反‘围剿’。”朱德的这一发言分量十足,凯丰显然开始慌乱,急于用提高音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:“博古和李德是共产国际指定的领导人,你们竟敢反对?这简直是反党行为!”然而,朱德直指李德,冷冷说道:“你们的错误指挥导致了根据地的丧失,牺牲了无数人民,难道我们还要继续跟随你们的错误领导走下去吗?”
随着会议的深入,越来越多的领导人站出来支持毛泽东,陈云、刘少奇等人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的路线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