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»途乐证券
乌克兰要对普京下手了?这并不是一个不可能情况。最新报道显示,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列宁格勒州当天,乌克兰竟然以创纪录数量的无人机攻击列宁格勒州。其真实作战意图,令人不寒而栗!
«——【·创纪录的无人机袭击·】——»
7月27日,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列宁格勒州圣彼得堡海军总部当天, 乌克兰突然发动了自冲突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无人机袭击。
这场攻击从清晨6点多持续到上午9点多,覆盖了列宁格勒州多个行政区,爆炸声震耳欲聋,连普尔科沃机场都有100多个航班被迫延误。
展开剩余86%俄方宣称击落了51架无人机,但现场视频显示至少有三个军工厂被击中起火,海军节阅兵也因安全原因紧急取消。这场看似针对军事目标的突袭,背后却暗藏着多重战略意图。
根据俄方通报,乌军当天出动的无人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规模,仅列宁格勒州就击落51架,而俄国防部统计全俄范围内当天共拦截99架无人机。
要知道,就在一周前的 7月20日,俄军才刚刚对乌克兰发动过一次动用426架无人机的大规模空袭,如今乌军以牙还牙,用近乎相同的规模回敬了对手。
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打法,既展现了乌军无人机生产能力的提升,也暴露了俄军防空系统在面对蜂群攻击时的脆弱性。
攻击时间的选择更是耐人寻味。普京当天到访的海军总部,正是俄军北方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指挥中枢。
更巧合的是,俄军刚刚结束代号“七月风暴”的大规模海上演习,参演部队包括北冰洋、黑海、太平洋等五大舰队,普京此行本是为了检阅演习成果并鼓舞士气。
乌军选择在这个敏感时刻发动攻击,显然是想通过打击俄军高级指挥机构,打乱其战略部署节奏。
从现场画面看,无人机攻击的重点集中在海军基地周边和工业区,其中滨海工业区的军工厂被击中后发生剧烈爆炸,火光冲天,甚至引发了二次爆炸,推测可能引爆了库存的弹药。
除了传统的FPV自杀式无人机,乌军还使用了光纤制导和AI自主导航的新型无人机。这类无人机通过光纤传输指令,完全不受电子干扰影响,甚至能从俄军电子战车辆上空直接飞过。
«——【·从军事打击到心理战·】——»
乌军此次行动绝非简单的报复性袭击途乐证券,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。
首先是军事层面的精准打击。列宁格勒州不仅是俄罗斯的重要工业基地,更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内陆的交通枢纽。
攻击军工厂和海军设施,直接削弱了俄军的后勤补给能力。更关键的是,此次攻击发生在泽连斯基警告的俄军5-6月大规模进攻窗口期之后,乌军试图通过这种先发制人的打击,打乱俄军的进攻节奏。
其次是心理层面的战略威慑。攻击发生时,普京正在海军总部内参加活动,虽然没有直接命中,但这种“斩首”式的威慑效果已经达到。
俄罗斯国内社交媒体上,民众对防空系统的质疑声浪高涨,甚至有人质疑官方通报的真实性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此次攻击让俄罗斯民众切实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。
普尔科沃机场的混乱、居民区的无人机残骸坠落,都在动摇着俄罗斯社会的战争承受力。正如泽连斯基在采访中提到的,乌军正通过这种“后方袭扰”战术,打破俄罗斯维持的“国内安定”假象。
最后是国际层面的舆论博弈。随着加沙战争的持续,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关注度有所下降。乌军此时发动大规模攻击,显然是想重新夺回舆论焦点。
更微妙的是,泽连斯基在采访中特别提到,美国援助的武器虽然运到了乌克兰,但生产环节仍在美国,资金和税收并未真正流向乌克兰。
此次攻击中使用的无人机,既有西方提供的技术,也有乌克兰自主生产的型号,这种混合使用既展示了乌军的技术整合能力,也间接向西方施压——如果没有持续的技术支持,乌军的无人机优势可能难以维持。
就在攻击发生当天,俄空天军就对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的乌军据点发动了报复性空袭,使用了ODAB-1500温压弹和FAB-500航弹等重型武器。
这种“以炸制炸”的模式,预示着双方可能陷入无人机袭击与空袭的恶性循环。更值得警惕的是 ,俄方开始将攻击目标转向民用设施。7月27日当天,苏梅地区一辆巴士遭袭,造成3死20伤,这种无差别攻击显然是在试探国际社会的底线。
这场无人机袭击,看似是局部冲突的一次高潮,实则是俄乌战争形态转变的缩影。当无人机从辅助装备变成主战武器,当战场从前线延伸到后方,传统的战争规则正在被改写。
信息来源:
发布于:湖南省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